本地化项目的预算与跟踪
预算是对完成项目所需费用的估计和计划,是项目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要实行成本控制,首先要进行预算。理想的情形是,可根据历史标准估算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费用。但对许多行业来说,由于项目和计划变化多端,要把以前的活动与现实进行对比几乎是不可能的。费用的信息,不管是否依据历史标准,都只能将其作为一种估算。而且,在费时较长的大型项目中,还应考虑到今后几年的职工工资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、今后几年原材料费用的上涨如何、经营基础以及管理费用在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内会不会变化等问题。所以,预算显然是很难在高度可靠性的前提下进行的。
1、常见预算方法
在项目管理过程中,为了使时间、费用和工作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,人们开发出了不少预算方法,以尽量得到较好的估算。这其中包括:
■ 经验预算法
进行估计的人应有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,据此提出一个近似的数字。这种方法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,还称不上预算,只是一种近似的估算。它对要求很快拿出一个大概数字的项目是适用的,但对于要求详细预算的项目,显然不能满足要求。
■ 因素预算法
这是比较科学的一种传统估算方法。它以过去为根据来预测未来,并在其中利用数学知识。其基本方法是利用规模和成本图。如下图所示,图上的线表示规模和成本的关系,图上的点是根据过去类似项目的资料而描绘的,根据这些点描绘出的线体现了规模和成本之间的基本关系。此处画出的是直线,但有时也有可能是曲线。成本包括不同的组成部分,如材料、人工和运费等,这些都可以有不同的曲线。知道了项目规模以后,就可以利用这些线找出成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近似数字。
■ WBS基础上的全面详细预算
即利用WBS方法,先把项目任务进行合理细分,分到可以确认的程度,如某种材料、某种设备、某一活动单元等,然后估算每个WBS要素的费用。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或先决步骤是:
① 对项目需求做出一个完整的限定。
② 制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逻辑步骤。
③ 编制WBS表。
2、缩制本地化项目预算
本地化项目的预算编制主要都是基于WBS来进行的。
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,到底预算应该细化到哪一个层级呢?这取决于项目经理在分解项目结构的时候拆分到何种层级。有些项目经理会按照MCAT——模块(Module)、组件(Component)、活动(Activity)、任务(Task)的方式来加以分解,有些则直接按照活动和任务两个层级来进行分解。
由于本地化行业本身的特殊关系,各个项目中所可能涉及的典型活动,大体可以归纳并抽象出来。较大的项目可能涉及到所有的活动;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则可能仅包含一个或几个活动。
摘自:https://www.etogether.net/htm/traCompany/20221127/32281.html